最新消息

「關燈一小時」齊心減碳──臺中響應全球 Earth Hour 共創永續新紀錄!

發布單位: | 日期:2025-03-24 | 點閱次數:13

「Earth Hour 地球一小時」節能減碳活動將於今(22)日晚間20時30分登場,「Earth Hour 地球一小時」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於2007年在澳洲雪梨發起,現已成為全球性的自發性公益減碳行動。該活動提倡在每年三月第四個星期六,於當地時間晚間20時30分關閉「不必要的電燈」一小時,臺中市長盧秀燕率領市府各機關共同響應,邀請市民與企業界參與,與全球192個國家與區域、超過18,000個世界地標同步熄燈,透過實際行動支持環保,以此喚起全球對氣候變遷的重視,並強調無論年齡、階級或背景,每個人都有能力與責任為環境帶來改變,減少碳排放,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環保局表示,市府每年皆積極參與,今年將於晚間20時30分至21時30分關閉台灣大道市政中心、文心第二行政大樓及陽明市政大樓三處主要辦公大樓的外牆裝飾燈光與非必要照明設備。此外,各級機關學校亦將同步配合,希望透過這一小時的全球熄燈行動,提高社會大眾對氣候變遷的關注與意識。

依據台灣關燈的主辦單位歐萊德公司統計資料,全台響應活動14年來,總共為地球減少80萬8,078公斤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種植逾7萬棵樹的吸碳效益,在「2024 Earth Hour 地球一小時」活動成果再創新高,全台節電量達28.9萬瓩,刷新歷史紀錄,2024年單次活動已為地球減少14萬3,055公斤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同於種植逾1萬3,005棵20年生的大樹。當個人的力量匯集成團體的力量時,就能一起改變世界!

環保局長陳宏益指出,「關燈一小時」的核心意義不僅是短暫的熄燈,更是透過具體行動喚醒全民環保意識。呼籲市民在活動當晚關閉不必要的室內外電器,與家人一起走到戶外,享受無碳排放的夜晚,並將節能減碳的精神落實到日常生活,共同為守護地球努力,讓環境永續發展成為每個人的責任與行動。


網站連結:來源網址

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