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產學合作加速永續淨零轉型!鄭副市長出席東海大學成果發表會

發布單位: | 日期:2025-09-18 | 點閱次數:4

為推動2050淨零排放目標,東海大學「企業永續影響力聯盟」及「淨零碳技術與服務聯盟」,與中華大學「能源數位轉型聯盟」三大聯盟跨校合作,今(18)日合作辦理「永續淨零循環‧科技賦能創新」產學小聯盟成果發表會。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出席致詞,強調整合產官學界的力量,是推動企業ESG永續發展、落實能源轉型與淨零減碳路徑的關鍵,成為台中邁向2050淨零目標的重要驅動力,亦是市府致力推動永續淨零轉型的具體展現。

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表示,東海大學於此次成果發表會將執行中的兩個產學小聯盟,攜手中華大學許志義教授領導的「台灣能源數位轉型產學技術聯盟」共同合作,跨校整合產官學相關資源,並邀請會員企業分享在數位轉型、綠色永續及淨零循環上的實踐經驗。

低碳辦指出,面對當前國際永續淨零趨勢與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東海大學透過「企業永續影響力聯盟」及「淨零碳技術與服務聯盟」,將溫室氣體盤查(ISO14064)系統化、透過節水節能技術輔導、減碳與負碳技術,協助企業導入創新的永續管理作為;而中華大學「能源數位轉型聯盟」則以分散式電源、虛擬電廠、智慧微電網等三大領域,推動能源數位轉型,協助企業將永續淨零的挑戰,轉化為具體的ESG實踐行動。

低碳辦也說,市府近年在市長盧秀燕帶領下,積極建構永續淨零治理基礎,推動「永續淨零三部曲」,從簽署氣候緊急宣言、定期發表自願檢視報告,到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並制定「台中市永續淨零自治條例」,以2005年為基準年,設定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30%2040年減少65%,最終於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落實2050淨零排放目標,市府以「先公後私、先大後小」理念推動能源轉型,展現多項亮點成果。設置全國首座由縣市政府主導「食水嵙溪排水小水力發電廠」及全國首座生質能源廠-外埔綠能園區,持續推動屋頂太陽能、小水力、離岸風電等能源轉型方案;目前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已達2,161 MW,全國排名第四、六都第二。並規範用電量在一定容量以上之用電大戶,裝置契約容量10%以上的再生能源發電系統,截至1148月底已有256家完成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合計完成建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裝置容量已逾135MW,共輔導約80%用電大戶完成履行義務容量,公私協力邁向淨零。

此次成果發表會副市長鄭照新、環保局長陳宏益、永續低碳辦公室執行長李逸安、國科會中科管理局長許茂新,以及美國Georgia Tech亞太區執行長詹斯敦等均前往共襄盛舉。

(9/19*14)*低碳辦


網站連結:來源網址

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