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台中綠美圖試營運展現藝術新能量 中美館開館大展「萬物的邀約」藝術家陣容亮相
發布單位: | 日期:2025-11-03 | 點閱次數:3
臺中市立美術館自10月28日至11月16日啟動試營運,推出「打開,我們的美術館」系列活動,內容包含夜間燈光秀、寫生馬拉松、SANAA講座及國際論壇等,為開館進行暖身。後續將於12月13日正式開幕,並推出開館大展「萬物的邀約」,展出來自20個國家、超過70位藝術家的作品,精彩萬分,值得期待。
中美館試營運期間,率先邀請民眾體驗期間限定且專屬綠美圖的藝術創作包括:展出日本導演菱川勢一的影像作品、在綠美圖建築上呈現台中文學家甘耀明作品的燈光藝術,以及B2空間「庫房裡的光」典藏教育展,讓觀眾搶先感受中美館的藝術能量。而12月13日正式開館的大展「萬物的邀約」,今(3)日公布完整藝術家名單與主視覺設計。
展覽由館內策展團隊聯合三位國際策展人共同策劃,邀請來自全球20國、超過70位藝術家參與創作,包含24件委託創作,涵蓋繪畫、雕塑、錄像、裝置、檔案書籍、行為藝術等多種媒材,其中具歷史意義的珍貴文獻—海倫.凱勒(Helen Keller)相關檔案,首度於臺灣展出,呼應開館展覽關注共生、多元與包容的精神。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表示,臺中市立美術館是在市民期待中誕生的重要文化場館,希望中美館以台中的歷史脈絡和人文底蘊為起點,帶領觀眾探索中部美術史及藝術內涵特色,所以開館的第一檔展覽集結了中部前輩藝術家的重要作品,如林之助、王清霜、李仲生、林星華等,分別以膠彩、漆藝、抽象及現代語彙,展現在地自然與文化交織的歷史記憶。
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開館展「萬物的邀約」策劃了五個子題,思考人與萬物、環境的關係,帶領觀眾重新思考人與自然、城市和生活的連結,讓藝術不只存在於展場,也走入社區和生活之中。例如,此次參展的印尼紙月亮偶劇團,將與台中和平區博屋瑪國小合作,透過藝術教育工作坊與遊行展演,結合原民文化與生態意識,深化地方連結。
中美館館長賴依欣也指出,此次展覽關注共生、多元與包容的精神, 如原住民藝術家Rngrang Hungul余欣蘭與瓦旦.塢瑪,以族語、儀式與行為藝術,傳遞與自然共處的智慧與精神。當代藝術家吳其育、楊季涓、廖文豪,則透過身體經驗與土地感知,回應自然與共生的主題。
此外,展覽的國際陣容包括:古巴裔美國藝術家安娜.曼迪耶塔(Ana Mendieta)以身體探索自然與女性力量;法國重要導演克里斯・馬克(Chris Marker)以詩意的影像描繪人與動物的連結;巴西藝術家瑪麗亞.特蕾莎.阿爾維斯(Maria Thereza Alves)以常見的植物和產地之關聯來回顧歷史;旅法華裔抽象大師趙無極,其作品融合東方書法筆意與西方抽象繪畫語彙。
「萬物的邀約」展覽主視覺由設計團隊「見本生物」操刀,以「來自萬物的邀請函」為概念,融合自然與文化的符號意象,風格兼具識別性與詮釋空間,也象徵展覽對多元共生的開放態度。臺中市立美術館將於12月13日開幕,13:00開放公眾入場,邀請市民與各界朋友共襄盛舉,一起走進屬於台中人的藝術新地標。
(11/3*12)*文化局
網站連結:來源網址
回上一頁